Search

#政經八百政治標記
〔 #你的選擇不是你的選擇 ! #民意調查大哉問 ! 〕
  • Share this:

#政經八百政治標記
〔 #你的選擇不是你的選擇 ! #民意調查大哉問 ! 〕

還記得兩週前的行為經濟學嗎?
〔 複習👉 #行為經濟學再次登場 〕

貼文裡頭提到:只是表格設計上的小改動,卻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,人們常常以為自己有決定權,實際上卻是在無形之中被操控了!

這個問題也常常會在民意調查中出現。

民調是現今普遍使用的調查方法,然而我們也可以發現,常常針對同一議題的各式民調卻產生不同的結果,這又是為什麼呢?

接下來就要帶大家看看民調設計的細節,以及為什麼這樣的設計會讓民調呈現出來的樣貌完全不同!


▌問題設計不良

推手民調( push poll ),又稱為誘導式民調。藉由在問卷裡預設特定價值的前提,誘導民眾針對該前提進行回答。

📌例如:

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曾發布的民調題目:「立法院最近積極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,引起部分社會人士強烈反對,請問您贊不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?」

此問卷調查結果為50%民眾反對同性婚姻合法,於是藉此表示同婚不具社會共識。

同婚議題引起部分人士反彈為事實,但也是有部分人士同意同婚背後的價值觀,然卻未呈現在問題之中。

顯然在問題設計中預設了同婚合法「引起社會紛爭」的前提,誘導民眾針對該前提做回答,為典型的「推手民調」範本。


▌問題順序

以公益團體死刑專案於2013年對死刑議題進行民意調查的實證研究為例,在所有問題都一致的問卷中,僅僅是將問題順序調換便產生了不同結果。

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
🌑 直接詢問是否支持廢除死刑,再詢問受訪者死刑相關問題、對於司法決策者信心等。
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
↕️
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
🌕 先詢問受訪者死刑相關制度的問題、對於司法或決策者的信心等,再詢問是否支持廢除死刑。
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

若直接詢問民眾對於死刑的看法,則有88%民眾反對;若先提起其他死刑資訊,則反對比例降為82%。


▌小結

民意調查是門大學問,好的民調必須又穩定又準確,包含民調的問題設計、訪問者的訓練、問題編排、抽樣統計等等。

訪員的訓練不正經編深有感觸,若訪員沒有確實呈現問題或在訪問過程中透露自己的偏好,都可能影響調查結果。

不正經編曾在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擔任電訪員,遇過許多問題。

例如:會有受訪者在訪問過程中一直與訪員閒聊,在問到某些問題時直接反問訪員意見。在遇到這些情況時,訪員可以適時配合閒聊,但不能表達自己意見,以免影響受訪者真實想法。

當電訪員的過程著實感到一份公正的民調多麼得來不易,壯士們未來在面對民調電話時,不妨撥空回答,順便看看民調是否公平、公正囉!


#政經八百 #政治 #民調 #民意調查 #推手民調 #誘導式民調 #議題 #選舉 #同性婚姻 #婚姻平權 #廢死 #死刑 #社會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“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” 政治|經濟 科普理論×時事探討 每週二、五、日上線
View all posts